如果你還不能理解柏蘭迪利的劃時代性改革貢獻,聽聽他備戰階段如何解析自己兩年來的工作,如何在歐國盃慘敗西班牙後痛定思痛。

  我們極少有機會聽到教練對足球基礎概念的精準解析,柏蘭迪利著重強調對“強度”和“壓迫”的重新詮釋。“歐國盃決賽輸在身體素質、狀態不到位。我那時不知道每球員處於何種狀態。那之後,我特意做過一項調查,分析緊張感對球員發揮的影響,結果顯示:壓力越小的球員越容易施展創造力,體能就越好,全勤越不費力。因此減壓和心理疏導是技戰術的前提。讓球員明白,足球是快樂、是享受,要以踢得好看為榮,要灑脫無拘無束,潛意識沒有緊張感。很多人都在批判意甲,成績和足球模式落伍。我聽到一種聲音,說我們訓練時間和態度不如英超球員,我和安察洛堤討論過這個,有這現象,但不是症結。歸根結底不是我們訓練時間少,而是我們訓練強度不夠。”

  “那就要搞清楚,什麼叫強度呢?是不是要跑死累死才算合格?到了定義的時刻,所謂強度應以皮球運轉速度為準,而不以球員跑動。英超和西甲的皮球轉動速度明顯快過我們,球員自然就會快起來。當然,強度絕對以技術為基礎,對球員第一腳觸球、即停球處理息息相關,我們的主要訓練內容就是這個。”球迷會想到多蒙特教練克洛普那種“籠式”訓練,機器彈射皮球,球員各角度練習第一腳處理。

  第二個概念,壓迫。“其實意甲前四名都很重視這一點,他們采取了符合歐洲主流的高位上搶,4支球隊積分比起倒數4名多了70、80來分,我記憶里還沒這種情況,說明了打法的先進性。我們從前所說的壓迫其實是誤解,那叫搶球,是個體球員的努力,真正的壓迫是整體鏈條性互相呼應的逼搶對手,封堵傳球路線,不只是斷掉對方球,要至少有四五球員配合。這方面羅馬做得最好。多數球迷呼籲的零散式搶球,不可取。意甲的確落後了,多數球隊沒有壓迫。”可見,柏蘭迪利把意大利傳統的後場鏈條提前到中前場,推出類巴塞又不全盤抄襲的新意大利。

arrow
arrow

    crossfinity0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