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一場壯麗的、英雄般的史詩性勝利。即便不入國際足球史冊,全體意大利人也會終生難忘。”技術總導演柏蘭迪利給予意大利此勝高度評價。

  英格蘭的進步固然可喜可賀,朝氣蓬勃的加速衝刺的確給藍色防守製造麻煩,但停留於個體表現。整體組織、套路演變、以團隊合力的跑位及傳切將賽事納入自己軌道,意大利人的老謀深算、棋高一籌再一次給英格蘭人上課,比兩年前歐國盃那一課更深刻。

  意大利兩個入球的配合過程,中前場隨時間推移逐步鞏固的優勢,右路打爆英格蘭並傳出致勝助攻,從戰術層面耐人尋味。毋庸贅言,這是本屆盃賽開賽以來,足球技戰術最豐富、內容最充實、平衡難以打破的一場。

  他們抽筋,我們沒有

  “我們的備戰,尤其是在基維爾奇亞諾基地的初期備戰方略,如今見效,直到備戰的最後一刻,我們都在模擬瑪瑙斯的窒息環境實戰演習。身體方面明顯優於英格蘭,70分鍾時英格蘭球員普遍抽筋,而我們沒有。我不是瞧不起對手,英超是世界最強聯賽。”柏蘭迪利對體能訓練的重視,對球員身體機能詳實數據庫的建立和科學分析,高科技訓練法及“降溫神器”等裝備的引進,已從收官15分鍾的雙方對比中清晰呈現。

  英格蘭全部腳軟,無力起跑,射門跑偏,掉入意大利有備而來的慢速控球伺機進攻陷阱中。除去上下半場各一門柱―――簡迪華運動戰擊中立柱,派路自由球擊中橫梁,終場前伊莫比萊得到兩次大面積空當良機,可惜把握不佳。人們等待青春英格蘭下半程更瘋狂的發力,卻無奈發現,上半場已是他們的極限。

  意大利的遊刃有餘,更具針對性的節奏部署,展示他們智慧層面的高超。柏蘭迪利吸取去年洲際國家盃的教訓(“半場後8名球員要求換人,我怒了,不允許再出現”),直接引出在意大利期間的“模擬巴西極限環境”訓練。每天規定半個小時要麼在桑拿房中訓練,要麼拴上20公斤重的鉛塊帶球做動作,高強度訓練導致他們在兩場熱身中低迷,卻為“首戰亮底牌”起到迷惑對手的驚奇效果。

  意大利全隊跑動距離超過英格蘭球員,終場前仍能有條不紊倒腳推進,對此戰走勢胸有成竹。英意國腳都因聯賽疲勞,《米蘭體育報》數據顯示,意大利23個國腳上季球會出戰總共73335分鍾,排位第三,落後於西班牙和法國國腳,英格蘭在榜單上第六,合計67323分鍾(意英中間還有德國和巴西)。按照這個數據,意大利該比英格蘭更累才對。去年洲際國家盃的經驗,對藍衫軍團彌足珍貴。此刻,球迷應該理解柏蘭迪利排除羅西的決定,那些神秘的不能公開的數據,是最公正的判官。

  “中場沒幾隊可媲美”

  對“雙核”設置及華拉堤的表現,柏蘭迪利避重就輕,“華拉堤前幾天連續低燒,下半場我需要一個技術型的、保證球隊平衡、向隊友傳遞出安全感的穩妥球員,泰亞高・莫塔正是這個類型。”教練盛讚派路:“能在任何區域、任何環境實現我們質的飛躍,成為高出對手的那把關鍵鑰匙”,卻對華拉堤個人不予置評,這便是不盡滿意、有待評判的信號。派路本人對著鏡頭給新人台階,“他在我身邊,我感覺不錯,這個打法上半場奏效,可以堅持下去。”

  但《米蘭體育報》用勉強及格的6分、正選陣容中隻高於柏列達和基亞連尼的分數,闡述了對後起之秀的不放心。“太靦腆,或許因大賽正選過於激動,過於拖後,擠壓迪羅斯、派路位置,沒能在中場建立人數和技術優勢。參與第一個入球是免於挨批的護身符。”一言蔽之,華拉堤還不如球會隊友泰亞高・莫塔熟悉柏蘭迪利的要求,沒有下半場派路與莫塔那種嫻熟的傳切,對第一個失球未能保護達爾米安上壓的身後空當,也負一定責任。他的角色仍顯模糊,次戰能否正選成疑。

  柏蘭迪利三個換人帶來結構性調整,柏羅路和馬治斯奧分居左右,是更易辨析的4141陣型,給伊莫比萊足夠的發揮空間,同時擴展了中場的空間感,彰顯大師水準。這也是後半段顯著優於英格蘭、確保優勢的勝負手。

  柏蘭迪利為中場拔高:“球隊某些時段有些吃力,但不改變全場始終於中場佔據絕對優勢的事實,我們的技術含量起到決定作用,意大利擁有的中場實力,沒幾球隊能夠媲美。我在隊內的分析得到球員們的認可,即我們缺少一對一能力突出的個體,優勢是在中場往前狹窄空間內的配合、幾人間結合跑位的三角傳遞滲透。如果你多關注意大利,會發現我們在壓迫對方防線、前場逼搶做得不夠,經常跑空留下隱患,但若通過控球逐漸壓上,節省體力事半功倍。馬治斯奧和簡迪華找對了足以左右比賽的位置,但在預防性布放時還有漏洞,這也難免,這個環節不可能90分鍾完美無瑕。懂得駕馭一定的被動,懂得處理這樣的受苦,是意大利的傳統美德,因此我更要表彰球員們的忘我付出。”

  這麼一個加度素自認“最佳狀態都擠不進來的“史上最優雅中場布局”中,零工兵,人人都可拿球,傳導出機會而非生硬反擊直傳,柏蘭迪利的功績在於對意大利文化、觀念、價值體系的顛覆,意大利豈止“球風改變”,說服球員是一個極為冒險的複雜工程,跑位和傳球更是足球史上永恒的課題。

  從防線開始控球

  沙基說得好:“柏蘭迪利為什麼偉大?其實他要求的也是大多數教練追求的東西,差別在細節,球員搶佔空當的時機與位置有大學問,慢一兩秒和錯過一米都不行,柏蘭迪利恰恰拿捏好了這個火候。球員在他手下清楚怎麼跑,何時跑,目的何在。”

  柏蘭迪利也告白過自己的足球哲學:“讓我用鏈式防守拿世界冠軍,我同意。但若建造一個更長久更富生命力的足球,這樣不行,還得是建設性攻勢足球。現代足球的走勢是,你一場要給予對方三四個機會,也創造出五六個必進機會。”

  有興趣的球迷可以細心研究兩個入球的導出線路,特別是第二個,很有品味價值,德西利奧邊路給斜插的簡迪華,後者出球時,巴神從右邊半場迅速轉移到左邊後門柱,前點留給插上的馬治斯奧,德西利奧也在高速奔跑準備接應回傳,一目了然的三點出球方案,堪稱技術流樣板工程。

  要比對方多入球的宗旨,難以避免忽略防守國學,近12場比賽隻2場不失球。因為防線肩負著腳下控球和進攻第一環的使命,“防線的組織和控球還可以,當然他們不是中場,處理還要更利索一些。”柏列達被完爆堪稱今場致命缺陷,不善攻的基亞連尼對此解釋:“開賽初左路一度吃緊,半場結束時好轉,我們特意縮短了距離。必要的磨合不可缺少,德西利奧受傷是個意外,逼迫我們改變人員配置重新尋找這個區域的平衡。”希望德西利奧快點復出,讓基亞連尼回到熟悉的中路。

arrow
arrow

    crossfinity0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