總比分1-3落後!邁阿密熱火的衛冕之旅已經被判了死緩。如果說他們第1場輸波存在空調失靈+占士抽筋的「非戰之罪」,上一場可以歸結於馬刺手感太好的話,那麼今天城下籤盟就屬於不折不扣的完敗。熱火沒能再現上賽季先負後勝的軌跡,在建隊哲學的比拚上被馬刺扳回一城。

今年總決賽戰罷3場的時候,馬刺球迷肯定不希望歷史具備多少參考意義,因為上賽季前3場的贏家也是馬刺-熱火-馬刺。ESPN專家哈勃斯特為此特定撰文一篇,認為兩次的情況實在相差太多,熱火要複制粘貼去年的逆襲難度倍增;列舉的3個理由中,就包括「惡臭的控衛表現」。

文章對查馬斯的批評毫不客氣,認為他「在最不容有失的時候,完全忘記了如何打球。」熱火主控上賽季打馬刺也有起伏,效率值僅為聯盟平均的一半,但「相較眼下已是夢幻般的演出。」查馬斯今年總決賽的效率值是多少?負數!進球只有犯規的1/3左右,失誤的1/2左右,卻占了場均25分鐘的出場時間。

NBA代表著世界籃球最高水平,更別說是總決賽的舞台了,任何球隊都很難承受場上有一個人穩定隱形。查馬斯的問題不能完全用「熱火不需要他得分」來解釋,而是即便出現空位機會,他也很難把握,迄今4場的命中率是27.8%,其中三分命中率14.3%。還記得因為貧攻被業界黑得滿頭包的柏堅斯吧?他今年季後賽每36分鐘能得5.6分,總決賽的查馬斯是5.0分。

在這個位置上,熱火還找不到什麼合適的備選方案。諾里斯-高爾比查馬斯好不到哪去,哈勃斯特對前者的評價令人哭笑不得:「他在總決賽前3場的效率值是0.6……好傢伙!至少這是個正數!」有一件事能折射出史帥的無奈──以往只在垃圾時間練練手的道格拉斯,很早就披甲上陣了,主教練也不知道一號位究竟該指望誰。

查馬斯的下滑莫名其妙,業界甚至有聲音慨嘆:「難道他才是那個32歲渾身是傷的熱火後衛?」探討原因之所以重要,是因為身體有恙還可以治,心態出問題就麻煩大了。今天馬刺的配合照舊行雲流水,讓看客對他們的體系只有頂禮膜拜的份兒,但普波域治也不是身患「傳球強迫症」的患者。他似乎嗅到了查馬斯攻守端全面崩盤的味道。

這個判斷體現在了對柏加的使用上。法國跑車今天得到19分卻只有兩次助攻,數據上是與隊友最割裂的一場總決賽。他此前3場只嘗試了10次外線單打,光是今天就有6次。鄧肯 (Tim Duncan)或者迪奧給掩護,是為了豐富控衛擺脫或者錯位的可能性,但也會增加熱火施壓的防守兵力。既然一對一搞得定查馬斯,柏加適度「個人主義」就是可以理解的。

熱火今天另一個表現糟糕的後衛是韋迪。衛冕冠軍這幾年用一大四小打遍天下無敵手,所仗無非兩點:防守端瘋狂施壓和輪轉,一旦造失誤就有把握轉換為得分;進攻端錯位能力超強,讓對手的傳統雙內線之一疲於奔命。韋迪今天發揮差評,恰恰始於這兩個招牌技能都被對手克制。

「閃電俠」今天投丟的10個球里,有4個來自快攻,其中3個是上籃。為什麼說這是最傷士氣的錯誤?我們之前的專欄已經提過很多次了,熱火防擋拆習慣包夾持球者,馬刺則很擅長利用傳球打出4v3的優勢。外媒形容普波域治是在「享受熱火的施壓」,賭的就是你沒法長期頻繁地造失誤。

在這裏有一項數據很值得參考:常規賽熱火造失誤全聯盟最多,快攻得分率僅次於快艇、巫師和小牛這3家。眼下的情況則是他們拼了爛命施壓成功,讓馬刺傳丟球了,自己回過頭來卻沒法充分利用。韋迪上半場3次反擊失手全部和這有關:阿倫和安達臣包夾贊奴比利 (Manu Ginobili)成功斷球,韋迪面對邦拿 (Matt Bonner)(!)上籃不進;斯巴列特上籃被夾,占士韋迪雙箭齊發也架不住馬刺的快速回防;柏加擋拆丟球,韋迪迎著沒抬手的贊奴比利再次投失。

ESPN對此提醒說,熱火今年總決賽將對手造失誤轉化為得分的能力嚴重下滑。他們整季有56.9%的快攻能以進球或者造犯規收尾,但總決賽至今打了56次快攻,僅打成27次,成功率只有48.2%。馬刺回防能力驚人是一方面,韋迪自己的速度和爆發力都有所下滑也是很重要的原因。

更難堪的是陣地戰的錯位能力。還記得熱火打溜馬時一度擺出的真‧小個陣容吧?就是占士韋迪波阿倫,再加上一個控衛的打法。當時沃格爾的應對是,讓韋斯這個必然的錯位點去防雷阿倫 (Ray Allen)。結果是阿倫不停地利用穿插反跑戲耍韋斯,各種無球掩護和快攻三分,算是收到了「小打大」的效果。

但今天?同樣「被錯位」的迪奧,把自己藏好的方式卻是去防韋迪。不管「靈活死胖子」的防守屬性多麼接近搖擺人,他的身高體重是擺在那裡的。但即便如此,韋迪也沒辦法在外線一對一過掉迪奧,幾次撿漏的空切還被對手幹擾了。像圖1的這種情況,放在韋迪巔峰期根本是對手自己找罪受,今天卻是過渡給阿倫,在斯巴列特倒地後仍然上籃不進。

當熱火在進攻端沒有打出錯位優勢的時候,防守端的噩夢就來了。一向愛把外線擋拆作為起手式的馬刺非常果斷,就是讓迪奧在低位強打韋迪。熱火在這裏也沒別的選擇:保殊得防鄧肯,占士必須分心狀態火熱的里安納,這是小個陣容僅有的兩個前鋒(如圖2)。韋迪勉為其難的結果是什麼?迪奧打進兩球,造犯規1次,外加兩次助攻。

看到這裏各位或許會感到奇怪,照理說韋迪不是至少比上賽季要好嗎?上賽季他兩個膝蓋有積水,熱火都沒有連著被打花,今年怎麼反而倒退了?這事情或許和韋迪本身關係不大,還得看其他的候補人選是什麼水平。

ESPN在總決賽前提供了這樣一組數據:上賽季熱火和馬刺惡戰至搶七,有230分鐘是占士韋迪同時在場,淨負對手57分;但有詹無韋的短短71分鐘,熱火卻淨勝馬刺57分。占士韋迪同時在場的情況下,熱火每100回合只得到99.5分,相當於聯盟墊底的水平。占士獨自帶隊時5尺內15投14中(93.3%),有韋迪則是36投19中(52.8%)。

為什麼會有這種區別?阿倫和米拿(或者巴迪亞 (Shane Battier))各站一個底角太重要了,馬刺不僅忌憚占士的突破殺傷力,還包括他往兩翼的分球能力。今年普波域治更敢放占士到籃下再「關門」,也是認為熱火這方面的選擇減少了。李維士 (Rashard Lewis)畢竟只有一個,和阿倫往往還是互相候補的關係。控衛由於防守的原因通常得留一個(占士韋迪沒法全場盯柏加),加重了這個頑疾。

在這裏,我們不能只把目光聚焦在馬刺進攻端何等流暢上面。他們的傳切是很出色,迪奧和里安納的爆發是上賽季少見的。但熱火原本是有能力在進攻端讓馬刺付出精力的,這才是上賽季做得到而今年很少做到的事。當阿倫、米拿和占士同時在場時,熱火71分鐘內贏了馬刺53分,進攻效率達到恐怖的139.6分,今年阿倫和李維士得做得多好才能趕上這種爆發力?

有意思的是,外媒傾向於把今年總決賽,視為建隊哲學的碰撞,即builder vs. buyer。馬刺是「建立者」,而熱火是「買家」。後來名記阿丹德出來和稀泥,說兩種方式都很棒,沒有高下之分。馬刺靠培養球員拿了4個冠軍,熱火籤巨星也拿了兩個,都是各自領域首屈一指的典範。

這話說得很公道,只是如果僅比較今年的話,馬刺還真是受益於自己截然不同的哲學了。迪奧460萬的年薪現在看起來性價比超高,放在兩年前被山貓棄用的時候可不是。馬刺敢在不交奢侈稅的前提下花錢,也是因為GDP提供的薪資彈性太棒了。被特赦的米拿年薪也差不多是這個數,但出手大方志在連冠的熱火苦於天價的奢侈稅也不敢留了,多少還是影響了爭冠前景。

結語:NBA總決賽尚未打完,熱火被判的只是死緩而非死刑。但馬刺能做到現在,已經最大程度捍衛了自己多年矢志不渝的信念──耐心建隊,在選秀、引援和薪資控管上精益求精,照樣也能在這個抱團成風的聯盟生存下去。

arrow
arrow

    crossfinity0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