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區決賽第3戰打響,俄城雷霆主場以106-97戰勝聖安東尼奧馬刺,將總比分扳成1-2。但賽後,針對兩隊在罰球數上的差距,裁判的判罰再次成為眾矢之的。

爭議的焦點集中在第三節。單節雷霆獲得了22次罰球機會,而馬刺則連一次站上罰球線的機會都沒撈到。單節僅靠罰球,雷霆就拿下18分,而本節他們總共才得到26分。若只論運動戰進球,馬刺本節竟打出23-8。

也難怪這在賽後引起了非議。湖人後衛約迪-米克斯就發推稱:「我猜今晚的比賽會是場罰球大戰啊?」言外之意指雷霆受到裁判的照顧,而這對於本屆季後賽的雷霆來說,也並非首次受到如此質疑了。

雷霆擅造罰球已不是秘密,常規賽中杜蘭特 (Kevin Durant)場均9.9次罰球就是聯盟最多。季後賽迄今,他和羅素-韋斯布克分別獲得135次和115次罰球,分列前2位(韋斯布克和勒邦占士並列第2)。若以場均而論,季後賽迄今,雷霆二少加起來可獲16.7次罰球。本場,二人的罰球數加起來,竟和馬刺全隊持平(16次)。

饒是如此,第三節兩隊罰球數之比如此懸殊,令人不由得心生疑竇,倒也在情理中。本輪首戰,馬刺罰球17投13中,雷霆則是23投19中,其中二少共12次罰球。次戰卻掉了個,馬刺全場獲得23次罰球,雷霆僅為10次,韋斯布克甚至出戰近30分鐘,沒有1次站上罰球線。而本場雷霆共獲得31次罰球,也是本輪首次單場罰球數達到30+。

其實,第三節兩隊懸殊的罰球數之比,並非本場唯一有爭議的判罰。末節8分49秒,鄧肯籃下接球馬努-贊奴比利 (Manu Ginobili)傳球,作勢欲單打,不料跟進補防的史蒂文-亞當斯高高躍起,竟直接騎在了鄧肯 (Tim Duncan)背上,導致鄧肯摔倒在地並丟球。而這一次,裁判也沒有理會。

伴隨季後賽進入白熱化階段,單場比賽的重要程度不斷提升,也給裁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諸多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,若處理不當,都可能影響大局。雷霆本場扳回一城原因是多方面的,決不能單純將之歸結於裁判。而從本場吸取教訓,思考如何限制二少的衝擊,降低其殺傷力,才是力爭在第4戰作客拿下賽點的馬刺所要做的。

arrow
arrow

    crossfinity0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