藝術家蕭青陽、棒球選手胡金龍、李振昌三人聚在一起,會擦出什麼火花?今天下午他們齊聚東海大學分享面對挫折的經驗,蕭青陽鼓勵年輕人多嘗試,「人生不是單軌」。胡金龍、李振昌回憶在大聯盟的經驗說,「如果要做,就要最好!」
旅日棒球名人王貞治推展台灣的棒球運動,獲得台灣馬自達支持,並與中華民國棒球協會規劃「MAZDA台日青棒交流計畫」,系列活動的首場「顛覆‧得以超越」講座今天開講,盼激勵青年自我開創,作家王文華擔任主持人,上百名聽眾參與互動。
蕭青陽的父親是麵包師傅,一直希望他繼承父業,他說,自己熱衷畫畫,第一份是編輯色情雜誌,不知未來在哪裡,但已距離夢想又近一步,後來進入一間唱片設計盜版唱片封面,當時為了美國排行榜、舞曲大帝國大量涉獵國外資訊,這成為後來入圍葛萊美的養分。
蕭青陽說,當他站上國際舞台就轉念了,開始投入校園、演講鼓勵年輕人勇於追夢,不過,人生一定要保持開放性,不能「單軌」只做一件事,要勇於「複線」嘗試,現在的他開始跑馬拉松。
義大犀牛棒球隊球員胡金龍回憶在美國打大聯盟的歷程,起初只是菜鳥聯盟球員,到處比賽,6個月要比完140場,每月只能休息1、2天,經常坐巴士十小時趕場,無法休息又要投入比賽,熬了四年,終於站上大聯盟。
胡金龍說,2008年進入大聯盟卻沒有機會上場,一直坐冷板凳,不久又被釋出下放,心理很不平衡,自己檢討「隨時都要準備好,不要讓人再有下放我的理由。」
美國克里夫蘭印地安人棒球隊球員李振昌說,剛去美國翻譯都在身邊,不以為意,沒想到一上場比賽,翻譯不能跟在身邊,教練說什麼完全聽不懂,「只好繼續投好球讓對方打」,等到教練再上來,就是要換投手了…。
李振昌的旅美生活也非一帆風順,他因受傷進行手肘韌帶置換手術,曾花一年時間復健,他說,當時非常沮喪,未來充滿不確定,最後徹底放空不再想棒球,遇到挫折一定要學會轉換心境,才能在重新開始時有最好的表現,做到最好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rossfinity0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