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美國時間8月1日起算,金鶯至今打出32勝13敗成績,勝率高達7成11,平均10場比賽中贏7場,比之前的勝率要提升很多。美聯東區向來戰況激烈,能這麼快就封王實在讓人意外。除了本來就很穩定的打擊外,金鶯投手在這段時間更是繳出了優異的成績,平均每場只失2.96分,幾乎是比8月以前的每場平均失分3.94少掉了將近1分!這是什麼原因呢?

金鶯在交易截止日前從紅襪換來米勒(Andrew Miller),可說是他們本季最成功的交易。為何這樣說呢?我們先來看一個可以較客觀衡量投手實力的數據FIP,郭泓志曾在2010年拿下這項數據的第一名(詳見「不只防禦率 郭泓志FIP值大聯盟第一」一文,公式本身計算方法請參考本文),本季至今FIP最好的投手是紅人的火球男查普曼(Aroldis Chapman),數值低到0.92,排名第二的就是金鶯的米勒,也只有1.30。不過查普曼是終結者,米勒是專職的中繼,只有一場救援,所以說米勒是本季大聯盟最強的中繼投手並不過份。金鶯其他後援投手的FIP值分別是韋伯的(Ryan Webb)的2.63、布里頓(Zach Britton)3.19、杭特(Tommy Hunter)3.21、歐戴(Darren O'Day)3.22、麥克法蘭(T.J. McFarland)3.48、布拉奇(Brad Brach)3.73,可以看出差距實在不小。

再來我們也參考投手的WAR值,目前後援投手中最高分的是洋基的貝坦西斯(Dellin Betances),高達3.1分,皇家的戴維斯(Wade Davis)和光芒的麥基(Jake McGee)分別以2.8分和2.6分排名2、3(歡迎參考「佈局+終結者防線 光芒、皇家最堅硬」一文)。第4名是運動家的杜利德(Sean Doolittle)、第5是查普曼,第6就是米勒,他的WAR也高達2.4分。因為前3名的投球局數都較多,全在60局以上,所以WAR值也較高一點,查普曼和米勒可說是差在投球局數,米勒當時在紅襪只能算是田澤純一之後的二號中繼,所以出場機會少了一點。

但是米勒有個非常可怕的地方,WAR值中1.4是在紅襪時的成績,他在紅襪的投球局數是42.1局,轉隊到金鶯之後,他只投了17.1局,就繳出1.0的WAR值,可以說是8月起大聯盟中貢獻最大的中繼投手!他在19場比賽中拿下2勝1救援7中繼,只有1次砸鍋,在17.1局的投球中僅被打出7支安打,其中沒有全壘打,只失2分,防禦率是1.04,金鶯在這19場中贏了14場。他飆出了30次三振,只有3個保送,K/9值是接近荒謬的15.6!

因為米勒幫忙吃了不少的局數、失分又少,讓歐戴、杭特等其他中繼投手的負擔減輕,表現也更穩定。整個牛棚穩定下來,先發投手也雨露均沾,沒有人需要多扛局數,而且稍有狀況,教練就可以及早換人,先發投手壓力因此大幅減小,前幾局就可以全力應戰,後面救火隊可靠的很。另外由於陳偉殷最近表現非常好,身為優質左投的米勒可以多去援助其他四位先發右投,瞬間冷卻對手的攻勢,有時也可分擔歐戴佈局投手工作,是總教練蕭瓦特好用到不再能好用的一枚活棋,對方總教練換代打時則會是相當頭痛。

金鶯在明星賽前的團隊防禦率3.83在大聯盟排名第15,明星賽後至今的團隊防禦率是2.86排名第3,米勒加入之後讓金鶯團隊化學效應發生明顯改變,強力牛棚防線延伸到第7局,全隊不論先發、後援,多數投手一起跟著變強,像提曼(Chris Tillman)、岡薩雷茲(Miguel Gonzalez)、陳偉殷在明星賽前的防禦率都超過4.00,但明星賽後的防禦率都不到3.00,相信這是沒人會想到的結果,不仔細觀察,還不容易發現這些連鎖反應。

米勒最近5次出賽的表現實在讓人瘋狂,4.2局投球都沒有被打安打,也沒有投出保送,倒是投了13次三振,也就是他所面對的14名打者中,除了洋基的艾爾斯布瑞打了一個滾地球出局外,其他打者全部被他K光了!如果他的火球就這樣發狂飆下去,金鶯球迷怎能不充滿希望?

【2014/9/18 聯合新聞網】 

arrow
arrow

    crossfinity0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