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特約作家朱子】

2014南韓仁川亞運籌委會以中華男籃歸化球員戴維斯居住不滿三年為由,否決他參加亞運的資格,國內球迷、媒體群情嘩然。

仁川亞運籌委會對於非亞洲出生的選手資格規定是:第一居住必需不少於三年,第二已經被歸化,並取得永久居留權。

這條規則也不是平白冒出來的,而且適用亞奧會所有參賽國,說是南韓什麼出「奧步」,也很無聊。即便居住滿三年,是國際奧會對於「轉籍選手」的規定,也就是曾經代表過其他國家出賽的選手,在取得歸化、永久居留權後,必須滿三年,而不是針對「歸化選手」,但規定就是規定。

我的看法很正面,沒有戴維斯,反而幫助中華男籃必須回到基本面,中華男籃當自強。

國內籃球迷和媒體普遍認為,戴維斯幫助中華隊,面對長人,不再恐懼,尤其是大陸。

這話只說對了三分之一,因為,大陸男籃最近兩年三負中華,其實有兩負都不是正統一軍,而是國奧青年隊,唯一一敗是2013年菲律賓亞錦賽大陸中邪,大陸國家隊青黃不接,教練不行,球員打亂自己節奏和信心,這是中華男籃取勝的最大關鍵。

2011年大陸天津亞錦賽,中華對亞籃霸主伊朗只輸兩分,中華隊還不是沒有歸化球員,同樣跟擁有亞籃第一中鋒哈達迪的伊朗打到難分難解。

中華隊確有能力打出更好的比賽與戰力,尤其是我們的「黃金一代」正處於高峰和成熟期,中生代國手張宗憲、蔡文誠、呂政儒、葛記豪、洪志善,和新生代國手劉錚都冒出頭,提升中華男籃陣容深度。

中華隊打國際賽一直面臨兩個主要「罩門」,第一是防守持續力和強度不足,這跟球員打球的習慣有關,也跟教練平日的要求息息相關,大多數國手們進入國家隊才賣命防守,認真防守,被要求持續性的高強度防守,當然無法打出更好的強度和防守。

第二是籃板球太差,只要球員、全隊的對抗力量和防守意識全面提升,保持專注,中華隊的籃板球就會拉上一個檔次,這需要養成身體對抗習慣和高強度的防守,才能改變中華隊籃板不好的體質。

擁有高強度的防守和籃板能力,再輔以外線、攻防轉換,那麼中華男籃就能在亞籃和國際舞台上,打出更好的籃球與團隊戰力。

這部分中華男籃球員必須要有更完善的心理建設,同時得徹頭徹尾的從打球思想和習慣、對抗性做出改變,教練得拿出手段和執行力,球員得打出態度和決心,那麼面對大陸、伊朗、南韓、菲律賓等亞籃一線強隊,就沒有不可能。

戴維斯不能打亞運,幫助中華隊重回基本面,這未必是失,可能是更大的收穫與突破。

中華男籃當自強,就從現在開始,那不是什麼老韓的奧步,關鍵還在我們自己的心態和決心。

【2014/9/4 聯合新聞網】

arrow
arrow

    crossfinity0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