吉米-卡朗畢拿 (Caron Butler)再度繳出26分8個籃板8次助攻的全面答卷。他光是場均得分就比上賽季漲了將近70%,若無意外必將贏得新賽季的進步最快球員。卡朗畢拿的爆發秘訣何在?有哪些特質讓他脫穎而出?看完本文或許會得到一些答案。

超級馬達

說起來很有意思,其實這已經不是專欄第一次提到卡朗畢拿了。之前在加索爾兄弟、新賽季紅黑榜以及1/3賽季頒獎的相關稿件中,我們都有或多或少地提到他。但筆者仍然經常接到類似的私信,大意都是「卡朗畢拿究竟強在什麼地方?」如此情況並不適用於另一位曾經進步神速的保羅-佐治,反而在里安納身上更容易看到。

區別就在於,佐治受傷前的運動能力確實很好,屬於一時沒打出來也會被認為是天才的類型。而卡朗畢拿不是,他的天賦只能算中上而已。著名選秀網站nbadraft曾分12項給卡朗畢拿打分,其中11項在7至8分之間,潛力甚至被打了6分。他們給出的評語就是jack of all trades,master of none,意即雜而不精,頂多成為學長馬菲斯那樣的優質配角。

卡朗畢拿僅以首輪第30位入行,要証明其他球隊的錯誤只能從最基本的做起。他的新秀賽季幾乎沒得到出場機會,但公牛是極少數那種就算不用你,也不會把你下放到NBDL的異類球隊。事後的結果証明「言傳身教」同樣有助於培養新人,錫伯杜和諾阿這種工作狂都是很好的學習榜樣。

2013年季後賽是卡朗畢拿嶄露頭角的開始。他在魯爾-鄧倒下後5次打滿48分鐘,次輪接管的還是盯防占士的重任。這是卡朗畢拿第一次展現出體測數據沒法展現的特質:超強的比賽動力。教練出身的大衛-索普對此有精確的解讀:「如果你要評估一名球員的運動能力如何,最好把比賽動力也納入考量範圍。懶惰的天才往往運動能力不如勤奮卻天賦稍遜的球員。」

這個道理通俗易懂,做起來卻遠比想像中要難。以往ESPN對卡朗畢拿隊友諾阿有過類似的評價,說「每個年輕人進入聯盟時都信誓旦旦要幹這幹那,球隊讓你幹啥就幹啥;大部分如同放屁,能像諾阿那樣兌現跑動諾言的少之又少。」其實這也不能完全怪球員,NBA的賽程綿延數月,籃球比賽的換人自由又比足球大得多,體能往往並非最關鍵的因素。

卡朗畢拿就做到了。他新賽季場均出戰40分鐘,幾乎以一己之力填上了公牛單薄的側翼輪轉。NBA官網的數據則顯示,卡朗畢拿場均奔跑2.8公里是聯盟最多的,排在後面的利拿特、米卡威和艾列沙都只有2.6公里。而且你別忘了這隻是跑動距離,而籃球是一項經常需要變速、變向、跳起和對抗的運動。

實際上單論某次進攻的戲份,卡朗畢拿並不顯著。他的場均得分高達21.7分,但20.9%的回合占有率只在得分後衛第22位。他每場比賽的觸球時間僅2.5分鐘,與夏登(6.2分鐘)、高比(5.0分鐘)、韋迪(4.2分鐘)這種真正的核心分衛並不在一個級別。只是表現的機會多了,出彩的可能性自然就大。

溜馬主帥沃格爾則認為這是一種循序漸進的過程:「佐治當時會得到重用,就是因為防守很棒;我會因為防守每晚讓他上40分鐘;當他每晚上40分鐘的時候,他當然有時間打磨自己的進攻。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卡朗畢拿身上,何況羅斯的缺陣還會給他額外的鍛鍊機會。」卡朗畢拿上賽季的場均出場也達到37分鐘,這應該是一個厚積薄發、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。

當然錫伯杜這麼用他就長期而言是得擔心磨損的,尚未而立的舊將魯爾-鄧就顯示出早衰的跡象。但就短期來說效果很好──有他在場每100回合多得6.5分。而且卡朗畢拿四節比賽的得分分佈是相對均衡的5.5分、4.8分、6.3分和5.3分,並不存在末段透支的情況。此刻他另一個重要的特質開始派上了用場:見縫插針的把握能力。

卡朗畢拿新賽季並沒有如願成為一名合格的三分射手,外線准心僅33.3%而已。但他的兩分命中率高達51.7%,場均還有8.1個造罰球,因此真實命中率高居得分後衛第9──同位置只有早已因傷缺陣的奇雲馬田球權更多且效率更高。你覺得卡朗畢拿究其生涯只能是個雜家?他就把雜家做到極致給你看。

全能側翼

我們不妨以今天卡朗畢拿對金塊進的8個球作為參考:前兩個球都是接羅斯助攻,分別考驗的是他的速度和力量。卡朗畢拿能靠速度打反擊不奇怪,難得的是以2.01米的身板給隊友做牆。公牛這種雙後衛擋拆的打法是聯盟平時比較少見到的,哪怕是衝著羅臣容易受阻於掩護而來,你也得誇獎他擅於閱讀比賽形勢。

卡朗畢拿已經是全NBA最強壯的側翼之一,這可和他的天賦上限沒啥關係。當地記者米高-威布森就感嘆說,「你在任何地方都會看到卡朗畢拿苦練力量,他經常研究佐敦和高比的錄像,學習打側翼如何用對抗影響比賽。卡朗畢拿還著迷於研究什麼位置最適合自己進攻,如何想方設法到達那裡,以及一旦做到如何完成進球等等。」

第3球和第4球都是典型的「卡朗畢拿式的得分」。他很懂得如何利用大個子的無球掩護往外反跑;對位人兩次都被諾阿延阻,他只要接球(分別來自羅斯和加索爾)就能直接面對籃框。對抗和臂展能確保卡朗畢拿在失去平衡的情況下終結進攻,他的籃下命中率高達65.5%。而且卡朗畢拿並不自私,一旦形勢不對也能把球傳出來,今天的8次助攻不少來自突分。

第5球和第6球都來自於接球投籃。前文也說了,卡朗畢拿的三分不夠精準,但ESPN的評價是什麼?「這就是為何卡朗畢拿還只是進步最快大熱。他要是能投三分,現在都該去挑戰MVP了!」卡朗畢拿並沒有很強的變速和變向能力,不過他至少能急停跳投。全聯盟同位置只有韋迪和艾利斯 (Monta Ellis),能做到比他更經常投中距離還更準。

接下來第7和第8球仍然是快攻得分。今天由於金塊是派小前鋒來守卡朗畢拿,他並沒有展示出低位能力;而以往碰上身高偏矮的得分後衛,卡朗畢拿是能夠背打對手的。沒錯,這些全是看菜下飯的進球,單論1v1能力卡朗畢拿不是巨星級別。但有什麼關係呢?對手主教練沃格爾最懂得籃球是5v5的比賽,直言被卡朗畢拿的全面性驚到了:

「他真的什麼都會,三分、兩分、籃下都難不倒他。他能空切,能打反擊,能在擋拆中扮演掩護者或持球人,能控球,能打低位,能無球跑動。卡朗畢拿真的非常非常全面,他尋找得分戰機的能力無與倫比。」其實沃格爾還漏了一點,卡朗畢拿是全聯盟進攻籃板率前5的得分後衛,他還能向籃框要球。

在這裏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,大家評價一個好球員的時候,很容易留意「他做了什麼」而非「他沒做什麼」。卡朗畢拿總有辦法用簡約而不簡單的方式進球,另一個額外利好就是超低的失誤率。他只有6.6%的回合數以失誤告終,夏登、韋迪和高比都在12%左右(當然也和承擔的傳球責任不同有關)。

如果要和另一位有無球結合的湯臣比的話,卡朗畢拿還有一個優勢,就是並不需要控衛的扶持。湯臣有居里在場時,每36分能得23.1分,否則就降到21.6分,勇士每100回合還暴跌15.5分。卡朗畢拿卻是相反的:有羅斯在場每36分鐘能得18.8分,不在則升至20.5分,公牛每100回合只少了1.3分而已。

此事或許有部分區別來自於兩隊的內線配置不同,和卡朗畢拿搭檔的是全聯盟傳球最好的大個子。可他確實很懂得把握機會。卡朗畢拿花了不少精力研究對手的球探報告,進攻大爆發的同時防守也沒有鬆懈。用他的話說就是「我認為比賽90%的準備工作來自於精神而非身體上的,你得時刻認為自己能多做些什麼。」

最後說說和比賽無關的事吧。照例專欄是多做分析少講故事的,NBA努力的球員大把抓,再勵志的經歷並不能確保最終的成功。但卡朗畢拿或許是個例外,曾在2011年為ESPN撰寫新秀報告的福特透露說,他在嬰兒時期就被父親拋棄,13歲被母親趕出家門,原因僅僅是「不喜歡他的長相」。

當時卡朗畢拿沒家可回,兜里沒錢,在別人想著讀書、體育和泡妞的年齡就開始考慮獨自生存。或許他有一萬個理由選擇墮落自棄,卻偏偏走上了一條最積極奮進的路,直到進入NBA還「感謝以往的經歷,是它成就了現在的我。」一位總經理則告訴福特說:「他吃了太多苦,每次都能在快要失敗的時候扛住。而且他拒絕演苦情戲,你會感受到他偉大的一面。」

再對比卡朗畢拿如今收穫的各種讚譽,以及未來必將到手的巨額合同……還是讓我們以福特文章中的一句話作為收尾吧:卡朗畢拿知道同情並不會讓自己的生活一帆風順,但勇氣可以。

arrow
arrow

    crossfinity0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