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輸給騎士之後,紐約人以4勝16負排在東區倒數第3的位置。雖然大家都預見到了安東尼的球隊會很掙扎──他們上賽季就以1場之差無緣季後賽,但會淪落至斯還是有點令人意外。菲爾-積遜與費沙這對冠軍師徒,想把贏波基因注入紐約顯然任重道遠。

安東尼獨木難支

安東尼今年夏天拿到巨額頂薪,訓練營期間還面對媒體侃侃而談,聲稱自己是「最被低估的巨星。」此事與目前紐約人的處境形成鮮明反差:他們固然存在卡爾迪朗長期缺陣這樣的客觀理由,但畢竟20場比賽主多客少,對手43.6%的勝率是聯盟第4低的。沒人期待紐約人能「遇強則強」,可「欺軟怕硬」(面對勝率50%以下的對手僅2勝7負,上賽季是22勝16負)總該做得到吧?

此刻你很容易看到類似的論調:安東尼是得分手不是領袖,他沒有帶隊贏波的能力。 MELO 先後遭遇開局慢熱和背部痙攣,今天的狀態更是超級低迷,場均22.7分僅聯盟第7的答卷似乎用「最被高估」來形容才更為確切?先別急著下結論,安東尼實際上是評價容易被過度修正的典型。

這麼說吧。通常NBA球員都有兩段巔峰期,一段稱之為「體能巔峰期」,即身體狀態最好,同時經驗還算豐富的階段;另一段稱之為「經驗巔峰期」,即對球賽理解最深刻,同時體能尚未衰退的階段。前者可以從造罰球、籃板、偷球或封阻等數據觀測,後者則往往體現於命中率、助攻或失誤等統計。它們可以是重合的,也可以不是。

很顯然安東尼也有這麼兩段。他早年在金塊如入無人之境取分,是真正的進攻萬花筒,配上比立斯 (Chauncey Billups)這樣的好隊友足以打進西決。但 MELO 的球技面不夠寬,傳球和防守等部分並非強項,在紐約人早期就有些受困於運動能力的小幅下滑。最明顯標誌即是其籃下出手比重開始減少,打法越來越往外發展。

但安東尼真正符合「被高估」定義的只有2011-12賽季。他剛好被夾在兩段巔峰期之間,紐約人有他在場每100回合還要少贏2.0分。各種質疑其帶隊能力的聲音都是從當時來的,其中一些甚至被帶到了今天。事實是後來安東尼很快靠轉型彌補了速度的不足。他的投籃選擇大幅精進,還開發出一手生涯早期沒有的精準三分。此後的紐約人都是有 MELO 在場贏得更多。

原本打法越來越靠外,對於安東尼該是順理成章的變化,奴域斯基 (Dirk Nowitzki)就是這麼做的。但始料未及的因素就是費沙來了,新體系要求有這樣一名球員頻繁在禁區肋部背身持球,充當進攻軸心的作用。NBA官網的攝像統計則支持 MELO 的球技被反向設定了:他在此區域場均8.0次觸球是聯盟第6多的(前5名全是內線),而上賽季只有5.5次。

安東尼回應得怎麼樣呢?其實還不錯。他憑藉紮實的功底能夠勝任低位單打(造罰球下降但准心上升),時不時還有開後門給隊友(尤其是山姆波特)的驚艷助攻,真正影響效率的反而是近3年最低的外線輸出。後面這件事當然不能只從狀態找原因,打法的因素也很關鍵。最重要的是,紐約人有安東尼在場,每100回合能得到109.2分,相當於聯盟第6的水平。

接下來不是輸入錯誤:紐約人沒他在場,每100回合只得到91.8分,比墊底的76人還差。他們的進攻效率因此從上賽季的正數第11下滑至倒數第8。

耐心≠拖沓

三角進攻與其說是種打法,倒不如說是種概念。沒有任何籃球專家能三言兩語闡明它的套路,其內容艱深複雜,甚至被創始者老溫特描述為「現代球員不可能完全掌握的失傳藝術」。但有一點是肯定的,新版紐約人想與活臣時期單打為王的套路劃清界限,要求球員有更勤奮的跑動和傳球毫無疑義。

目前紐約人在這方面做得並不差。他們場均362次傳球是聯盟第2多的,與上賽季的282次判若兩隊;每48分鐘跑動距離幹脆從上賽季的倒數第1漲到正數第8。無論你信不信,紐約人是全聯盟最會尋找空位投籃的球隊之一,助攻率也從倒數第6升至正數第12。比賽中甚至能看到一些無球球員之間的精妙掩護,這是以往極少見的。

但好話到此為止。紐約人雖然能跑能傳,你卻分不清楚究竟其中多少是無用功。首先他們的跑動大都局限在半場範圍以內,節奏居然是全聯盟最慢的──要從灰熊手上搶到這項稱號可是一樁難事。紐約人每晚靠快攻還拿不到10分,倒數第4的輸出完全浪費了後場球員相當出色的運動能力。

費沙自己也承認這方面有所欠缺,「我們要求落陣地後照體系打球,但這和放開手打快攻是兩碼事。必要的時候跑起來攻擊籃框是很關鍵的。」紐約人原本就已經缺了提前落位後的「容易球」,糟的是他們接下來還「不求最慢,只求更慢」,經常倒球到還剩幾秒的時候才出手。紐約人有時候像在耐心尋找戰機,有時候又更像是互相甩鍋,把球當成煮熟的土豆亂丟。

NBA有沒有拖完進攻時間還能保証效率的球隊?有,馬刺是一支。他們4秒內加成了三分球的有效命中率仍達到47.3%。但如果馬刺這麼好效仿,普波域治也不會有現在如此高的地位了。紐約人4秒的有效命中率則是39.1%,這還是安東尼經常接鍋的情況下打出來的。它們顯然還分不清楚耐心和拖沓的區別。

沉迷於低效的傳球和跑動,結果就是紐約人保留了以往跳投型球隊的缺點,比如造罰球比重聯盟墊底,籃下出手比重倒數第2,場均12.4次突破被倒2的16.0次都甩開一大截。但它們又沒有以往單打型跳投球隊的優點,比如失誤很少,投籃選擇更明確。相比上賽季,紐約人控制失誤從第4降至倒數第8,三分比重從第3降至倒數第10,突分後傳底角的場面少得可憐。

防守如同紙糊

NBA球員的戰術領悟力有高下之分,紐約人當然不會例外。現在比較適應新體系的球員無非是安東尼、A.史杜達米亞和山姆波特,哈達威與卡爾迪朗隨著時間推進也會越來越好。ESPN給出的數據支持紐約人的進攻存在進步希望,但也得注意以下幾件事,畢竟歷史上有不少三角進攻沒打出來的隊伍,比如不同時期的小牛、公牛或木狼。

首先戰術不是萬能的。它的最終目的還是製造錯位和空位,最後把球弄進去的仍得靠球員,像戴勒姆波特或者阿西這種糙哥在任何體系下對進攻的幫助都有限。而且費沙還得應付如JR一般的反體系球員,這位以後備攻堅著稱的亂戰王眼下相當水土不服。其次就是首月的賽程輕鬆,意味著接下來必將難度大增,紐約人挖的坑沒這麼好填。

最後也就是最重要的,他們的進攻(倒數第9)並非表現更差的一端,防守才是(倒數第2),而這是不可能隨著卡爾迪朗復出就有所改善的。其中有部分原因我們早都知道,比如戴勒姆波特相較贊特拿 (Tyson Chandler)是個降級,阿西僅僅是小前鋒體型,A.史杜達米亞也不以此見長。有趣的是,紐約人缺乏護框者,反而在籃下有人的時候守出47.3%的5尺內命中率,是聯盟最低的。

但這項數據是建立在賭博式輪轉上的,且付出了大量犯規的代價。美國的專欄作者扎克-洛維就提醒說,紐約人不僅僅是單防能力差而已,他們的意識和紀律性也很糟,經常出現跑位跑重的情況。這從今天的比賽也可以看出來:比如有個球是占士和艾榮擋拆,紐約人會出現兩個人同時撲艾榮,回球後仍是兩個人同時撲占士,再回球就沒人防艾榮的情況。

紐約人因此給了對手大量的外線空位機會。他們對手30.0%的三分出手比重是聯盟第2高的,37.1%的命中率則是第4。這種情況下對手很樂意把節奏慢下來和他們拼傳球拼耐心,反正最後的投籃選擇還是比你好。由於紐約人的體型不占便宜,防守又經常對球不對人,他們還很頻繁丟籃板,墊底的後場籃板率太容易讓對手「重新做人」。

從這個角度說,或許紐約人的進攻磨合到什麼程度都無濟於事,因為單看他們的防守就不可能走得太遠,新賽季的目標或許只剩下,通過實戰來觀察夏天誰該走該留了。大方向上這是可以預見的結果,難就難在現在才12月,以安東尼的聯盟地位本不該如此早地放棄希望。想想兩個賽季前他們還位列東區三甲,真有種恍若隔世的感覺。

結語:今年夏天紐約人拜帥的時候,給費沙的合同一給就是5年,傳達的信號也很明確,即救市計劃不是一時半會可以完成的。這支球隊近年來運作犯錯太多,也只有等明年夏天A.史杜達米亞合同到期以後再從長計議了。好在紐約人至少有很明確的建隊基石,也只有到了那時候,我們才能知道安東尼究竟是被低估還是高估的超級巨星。

arrow
arrow

    crossfinity0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