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BA2014-15賽季開賽還不到一週,勇士的基爾-湯臣以場均29.7分暫居得分榜首位。再考慮到他新簽了一份4年7,000萬的合同,究竟值不值頂薪就成了很值得探討的話題。

湯臣為何不值頂薪

文章開始之前,我們有必要先強調一件事,球員開局階段的好表現很容易產生「感覺誤差」,意即恰當的時間點會放大數據樣本的可信性。如果湯臣這3場比賽是出現在二三月份,大家可能就傾向於解讀為「他最近的狀態很好」,而非「他的球技有了實質性的提升」。區別就在於二三月份已經有數量足夠的比賽墊背了,現在卻沒有。

像這種情況的案例並不少。比如米卡威上賽季前3戰場均得到20.7分9次助攻,當時同樣驚為天人,但很快就沒有然後了。湯臣自己也一樣,他去年的開局不好嗎?首戰對湖人38分,第3戰對帝王37分,接下來還包括對木狼30分,對雷霆27分,對拓荒者30分……11月湯臣場均20.4分是整季最高的,但接下來再也沒有超過20分,包括季後賽對快艇的16.4分。

這裏並不是說,湯臣接下來的表現就肯定和去年一樣。只是就他的球技設定而言,他要維持在極高的水平是很有難度的,光看3場比賽無法說明問題。而且細心的讀者應該留意到了,前文提到的湖人、帝王和拓荒者恰恰就是勇士今年開局的3個對手。他們都不是以防守見長的球隊──尤其是前兩支,對他們刷出高分似乎是應該的。

那麼湯臣的球技設定有什麼局限性呢?首先這並不是一名以傳球見長的球員;上賽季出場超過500分鐘的61名得分後衛里,湯臣的助攻率排在第42位。你可能覺得這個排名還不錯,但得考慮一點,就是有些助攻率不如他的球員,本身拿到球的機會也沒那麼多。湯臣的回合占有率可是在同位置前20位。

NBA官網的動作捕捉系統能更好地詮釋這一點:湯臣的投籃/傳球比重是1-1.2,這在所有場均出場超過20分鐘的球員里是最低的。換句話說,只要球到他手裡,就很難指望再傳出來了。ESPN戲稱湯臣為「最大黑洞」時不忘提醒一點,歷克-揚格的「黑洞指數」是1-1.5,倆人有望在新賽季繼續展開競爭。

看到這裏你可能會覺得,把「黑洞」這個詞放在湯臣身上,多少有點不妥吧?他雖然不傳,但他也不鐵啊?沒錯,這是全聯盟投籃最準的得分後衛之一,生涯三分命中率從未低於4成;雖然新賽季近乎恐怖的真實命中率是不可能保持的,但上賽季也在得分後衛第17。他場均有9.2分來自接球投籃,是全聯盟最多的。而這僅僅來自7.6次出手,加成了三分球的有效命中率達到60.5%。

說到這裏問題就來了:如果你只是以射手的標準來要求湯臣,沒人能做得比他更好;可NBA也沒人會為雷迪克或高華 (Kyle Korver)這種超級射手付頂薪。湯臣比這些人更像得分手,他的持球變向能力很棒,還能靠身高在低位背打對手。但這些都只是輔助選項而已,他的運動能力並非頂級,又太經常往左突破,快攻中更是以搶投居多。

這也體現在了湯臣的數據上:他上賽季運動戰的另外7.4分,就花了7.9次出手,加成了三分球的有效命中率就只剩下51.3%了。這份答卷仍然還行,但再加上他每7次投籃才能造1個罰球呢?湯臣的局限性就在於,他在三分線外無法像居里那樣自行開發機會,有94.6%的進球來自助攻;但進了三分線又沒有夏登或者德羅讚那種造犯規能力。他今年前3場倒是博得23個罰球,算是好的開始,且看能否延續下去(今天只有4個)。

總得來說,湯臣之所以會給人以不值頂薪的感覺,就在於他雖然比純射手更像得分手,但又比純得分手更像射手。ESPN前一陣子專門撰文討論了這個話題,列舉的一項數據也很有意思:湯臣每次進攻的觸球數是1.4次,別說和夏登4.9次或者韋迪3.4次比了,甚至還不如吉米-卡朗畢拿 (Caron Butler)的2.0次。

而根據官網的統計,湯臣上賽季有59.3%的出手是一步都沒有運的,有效命中率高達58.0%。運一步、兩步和三步以上的比重分別是14.3%、10.9%和15.5%,有效命中率則是50.6%、47.4%和38.7%,完全呈現遞減狀態。如果你只是在真空環境下運營球隊,會猶豫該不該給湯臣頂薪很正常,因為NBA有不少球員比他更適合做核心。但顯然勇士並非處於這種假設之下。

湯臣為何值頂薪

在早些時候的專欄中我們已經提到過了,當今聯盟人才最井噴的位置是控衛,其次是大前鋒和被低估的中鋒,然後是有幾尊大神罩著的小前鋒,最後才是接近凋零的得分後衛。換言之NBA比湯臣好的球員有不少,比他出色的得分後衛卻寥寥無幾。新生代除了夏登之外,諸如迪羅薩、比爾、史堤芬遜等人都不敢肯定比湯臣好用。

老一輩的高比、韋迪和贊奴比利 (Manu Ginobili)功力仍在,但別說他們不太可能被挖角了,以眼下的年齡光是做到湯臣這樣幾乎全勤就是極難的一件事。球隊打造陣容都得考慮「質」和「量」的結合,勇士很明白自己不給頂薪也會有別隊出手,不如早早續約以防夜長夢多。而且別忘了,居里由於合同簽得太早,4年4,400萬的合同只能算白菜價而已。

為什麼說這個細節尤其重要?是因為勇士已經占了一次便宜了,他們在不可能更改居里合同的前提下,把續約湯臣視作「居里年薪1,750萬,湯臣年薪1,100萬」的變相形式,也算是一次對居里有誠意的付出,3年後賓主間就還能繼續愉快地玩耍在一起。屆時由於新轉播合同已經啟動,工資帽有望大幅上揚,湯臣的高薪理應不會對勇士運作有所限制。

這就是為何勞資條款專家拉里-庫恩在不久前的文章里如此寫道:「NBA幾乎沒有球員是表現真正符合自己的身價的,簽約除了受球技影響外,還和頂薪限制、年齡、合同年份、傷病影響、談判技巧乃至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點有關係。」何謂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點?現在湯臣之於勇士,特別是已經有了居里的勇士就是如此。

當然從場上表現看,湯臣哪怕有溢價,也溢得不多。前文只是探討了他作為核心球員的局限性,但他還有其它增值的地方。這些特質或許難以幫助湯臣勝任大當家,但能夠更好地成為優質二當家也很不錯。

首先是各位都比較熟悉的部分,即湯臣在防守端的貢獻越來越受到認可。他身高臂長且橫移出眾,有球防守凶悍的同時還很少吃晃。湯臣的體型在通過掩護時尤其高效,因此被經常派去換防控衛。根據synergy的統計,他上賽季有441次防守持球擋拆,在所有非控衛球員里僅次於保羅-佐治,力壓拓荒者的一對側翼。像季後賽首輪死守保羅,對居里就是極大的減壓。

而且和湯臣助攻率確實偏低不同,他的籃板率低得「很有道理」──雖然得分後衛倒數第8的籃板率看起來有失體面,但勇士近兩年都是籃板率都在聯盟前列,有他在場時還要更好。視覺上看這是有原因的:湯臣經常在投籃出現時去卡對位者的位置,確保對方少一個人衝搶進攻籃板。此事當然沒法體現在數據上,外媒則稱之為「被遺忘的藝術。」

其次就是,當你的球隊擁有居里這樣一名隨時具備「投突傳」三重威脅的超級主攻手時,究竟更需要的是另一名持球手還是空間提供者?這和熱火全盛期不需要保殊持球,或者占士配阿倫經常比配韋迪效果更好是一個道理。ESPN在討論湯臣的頂薪話題時,同樣也承認這種牽制力可能是沒法量化的。

來看下面一組數據:湯臣上賽季打了2,868分鐘,其中與居里合作2,377分鐘,勇士每100回合淨勝對手10.7分,他能有將近一半的出手來自三分線外,命中率達到41.5%;但沒與居里合作的491分鐘,勇士每100回合只淨勝2.5分,他只有1/3的出手來自三分線外,命中率降到39.7%。

這再次佐証了之前的觀點,即湯臣是需要有人做球的,而他有39.0%的球是居里傳的,場均將近12次,第2的伊戈達拉就只有4次了。「湯臣依賴居里」只在後者不能打的時候才是缺點,否則就是優點了。就像說A.史杜達米亞或者馬利安 (Shawn Marion)依賴拿殊 (Steve Nash),但為什麼他們能「依賴」得比別人更好?

而且隨著閱歷的豐富和教練組的改進,湯臣還能在別的方面有所進步。對此前任主帥、曾與列治-米拿做過隊友的馬克積遜最有發言權:「即便是通過掩護反跑投籃,也分為不錯、很棒以及偉大這幾種檔次。湯臣現在做得還不錯,而米拿已經屬於行尊級別了。」像今天鎖定勝局的球湯臣並沒有完全擺脫馬菲斯,但能在更近的地方接球對於完善球技就是很好的補充。

結語:我們常說的籃球場上的「化學反應」,本意就是比起球員自身多「優秀」,或許「合適」才是更重要的事。而這種合適本身就包含了很多功能性的互補才對。湯臣的主攻能力能否勝任頂薪,會是接下來一段時間的焦點。但即便他維持原先的水平,勇士管理層的決策也可以理解。畢竟「水花兄弟」不僅是聯盟最準的後場,也是最合適的後場之一。

arrow
arrow

    crossfinity0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