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30天30隊》策劃第1周,為各位帶來大西洋組的詳盡分析。以下為布魯克林籃網的球隊版賽前分析:

上賽季回顧

籃網去年夏天不惜耗費巨資和大量選秀權,延攬加納特 (Kevin Garnett)、皮雅斯 (Paul Pierce)、基里蘭高等鋒線大拿,很快成為東區關注度不亞於熱火的存在。傑特 (Jason Kidd)初入教壇就手握如此豪陣,能否駕馭得當也是焦點之一。疑問很快變成了現實,籃網前兩個月的表現令人大跌眼鏡,31場比賽僅錄得10場勝績,包括一次5連敗和一次4連敗。

除了磨合問題外,球隊還遭遇了一波傷病潮侵襲,其中以主力中鋒布魯克-盧比斯賽季報銷最為嚴重。又一個類似湖人F4的笑話即將誕生?新年過後,形勢開始悄悄變化。籃網獨闢蹊徑的一大四小打法漸入佳境;東弱西強的進一步失衡也幫了大忙,意味著掉隊再多都有追上的希望。接下來51場他們拿下34陣,以東區第6的身份搭上季後賽班車。

籃網在季後賽首輪面對速龍並無絕對優勢可言,靠著特殊的對位和搶七戰的關鍵球才勉強晉級,次輪則幾乎沒有給熱火製造什麼麻煩。這或許才是最殘酷的現實──他們在後半段確實進步了,但這更多是相較於慘不忍睹的開局而言的。籃網在任何時候,都沒有真正躋身奪冠大熱的行列,充其量只是一個渴望製造麻煩的挑戰者。

這點從他們的賽季數據也能略窺一斑。籃網的攻守效率都沒有進入聯盟前10,每100回合還要淨負對手1.0分。BR網經過修正後認為,該隊的真實實力更接近38勝而非44勝。他們只有17次贏對手兩位數,要少於7支東區球隊和10支西區球隊,靠隨機性更大的關鍵球攢分相當明顯。籃網在3分以內分差的比賽8勝3負,勝率全聯盟僅遜色於馬刺;他們光是1分贏熱火就弄了3回,以至於莫名其妙獲譽「熱火剋星」。

在戰術設置上,籃網倒是頗有點窮人版熱火的意思,雖然老將居多卻不走尋常路線,講究以奇勝正的打法。他們總是以皮雅斯和莊遜作為鋒線開局的起手式,但故意降低身高並非為了提速──籃網的節奏在全聯盟第6慢──而是為了最大程度拉開空間。皮雅斯的常規後備是泰勒托維奇,這又是一名依靠投籃討生活的偽內線,每36分鐘三分出手和命中甚至冠絕所有球員。

整個賽季下來,籃網有30.1%的出手來自三分線外,比重排在全聯盟第4;36.9%的准心則接近前10。有趣的是,空間是有了,傑特的球隊還是自知速度並非強項,並沒有順應潮流打後衛擋拆的套路。這件事因德聽不在最佳狀態,場上亦缺乏高質量的掩護長人而變得順理成章。籃網整季只有11.3%的進攻來自小個擋拆,比重叨陪聯盟末座。

既然擋拆不是強項,他們就需要更豐富的方式來開發進攻機會,牽扯兵力之後才能發揮三分精準的優點。籃網在這裏的回應非常有趣,又是一個像極了熱火的特質:讓外線球員去低位單打。莊遜是全聯盟低位頻率最高的得分後衛,控衛之首則是利文斯頓。他們只把低位作為輔助,但效率高得驚人,得分率僅次於占士的熱火及奴域斯基 (Dirk Nowitzki)的小牛。季後賽莊遜在這裏虐暴迪羅薩和羅斯,是該隊作客晉級的關鍵。

再加上適度的外線單打,以及普蘭姆利這種頂級的空切選項,籃網的內線進攻貴精不貴多,射程聯盟第4寬的同時居然刷出第7的造罰球比重。該隊的真實命中率因此排到第8。他們的進攻弱點在於體型影響衝搶籃板(進攻籃板率倒數第4),強調傳球導致失誤連連(失誤率第9高),每100回合獲得的投籃次數是聯盟第3少的,進攻僅僅處於中等水平。

籃網在防守端缺乏王牌,加納特只出場了28%的比賽,其餘內線大都以機動性而非護框見長(封阻率倒數第5),外線則1V1能力低下(對手單打得分率第2)。傑特在這裏強調的是小範圍的圍剿戰:擋拆多包夾,低位多繞前,試圖把進攻火焰掐滅在開始狀態。別看籃網沒有球員的場均偷球超過1.5次,全隊的偷球率可是僅次於熱火,造失誤率因此高居聯盟三甲。

可惜的是,這也就是籃網防守的唯一亮點了。他們這種打法意味著只要對手出球成功,身前身後都是漏洞,而且老將們的壓迫性畢竟要遜色熱火一籌。籃網對手的三分出手比重和命中都是聯盟第8高。他們也沒有足夠的大個子應付空切(得分率第2),還為此付出了大量的犯規數(限制罰球第6差)。當對手投不進後,籃網也無力保護後場籃板(倒數第3),防守效率在20名開外就不值得大驚小怪了。

夏季引援

傑特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,與籃網上演了一場不長不短的鬧劇,最終以分手告終(換來兩個次輪選秀權)。繼任者賀連斯算是目前賦閒主帥中的最優選擇之一,整年沒工作就是在等待機會。他的經驗遠比前任來得豐富,調教防守的功力聲名遠播。除此之外籃網沒有大動作──這也很正常,畢竟目前的薪資總額還是處於滿載狀態(仍是聯盟最高),可供操作的空間有限。

選進馬凱爾-布朗、哈維爾-塔梅斯與科里-謝弗遜:這三人都是次輪秀,其中佈朗和塔梅斯都是用現金從別隊換來的,籃網前幾年成批送走選秀權的損失正在慢慢呈現。布朗是後場防守悍將,塔梅斯是投籃型後衛,謝弗遜是具備NBA身體的強壯內線。但沒人知道他們當中誰能躋身輪轉陣容。

將索頓送至塞爾特人,得到傑克、卡拉肖夫,以及卡拉曼和巴夫西奇的簽約權:由於利文斯頓已經以自由身投奔勇士,傑克算是對位補充。倆人都是雙能衛類型,既能作為後備控衛出戰,又能與迪朗並肩正選。疑問在於傑克上賽季的狀態很差,30歲的年齡未必能夠順利回暖。他的年薪達到630萬,合同長度還要長於索頓,2016年夏天才有球隊選項。

相比之下,價格低廉的卡拉肖夫倒是值得觀察。他是俄羅斯人,普羅霍洛夫首肯這筆交易多少有點同鄉情結。這名體型單薄的搖擺人是打著射手名號進入NBA的,第一年的准心很差。但他年僅20歲,仍然具備上升空間。至於那兩個簽約權可以忽略不計,不可能打NBA的巴夫西奇這幾年經常「被交易」,光是和傑克一起打包就是第二回了。

3年1,000萬簽約博揚-博格達諾維奇:博格達諾維奇是籃網2011年換來的次輪秀,3年來已經成長為歐陸知名的成熟戰將。他除了投籃精準之外,也能自行開發進攻機會。博格達諾維奇的弱點是運動能力平平,需要一定時間適應NBA的防守。而且他對位補充的是自由離隊的皮雅斯,即便「真理」年事已高,要成功頂替他也不是這麼容易的事情。何況球隊還走了另一名能自主進攻的內線布萊切。

新賽季展望

傑特和籃網一拍兩散,看客大都保持喜聞樂見的態度,整件事折射出來的問題卻很令人擔憂。業界形容這支球隊處在「機能失調」的狀態,老將居多並不能保証更衣室的和諧自治。賀連斯是防守大師不假,但教練在這一端打上深刻烙印得有兩個前提:一是球員願意身先士卒地配合,二是具備進退有據的資質。籃網目前兩項都不太可靠;上賽季的邁克-布朗則是前車之鑒,說明教練的防守名氣未必都能順利轉化為水平。

首先的疑問在於籃網主打什麼陣型。灰熊當年的季後賽口號是Grit and Grind,弄成中文不太好翻譯,大意就是「磨啊磨」,得分機會都是靠黑白雙熊硬鑿出來的。你絕難想像賀連斯會複刻傑特的小快靈打法──他崇尚的是複古流,走了一年老東家的三分命中數還在全聯盟墊底,球場上的那條半圓在他眼裡形同虛設。

往好處說,盧比斯健康時是聯盟頂級的低位殺器,也是目前這支籃網最具得分爆發力的球員──不是欺軟怕硬的莊遜,莫名早衰的迪朗或者侵略性消失的加納特。但他要身體無恙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假設,如果不能打的話,球隊又得回到莊遜看菜下飯打低位的老套路里去,同時上兩個內線(不包括泰勒托維奇)空間就太小了。

總之現在籃網的麻煩就是,防守需要大動土木才能改進,進攻是強項卻又不足以作為招牌。他們今年沒了皮雅斯,帶走的可能還包括關鍵時刻的好運氣:沒有球隊能連年保持小分差比賽的超高勝率。東區形勢大亂導致中段班臃腫,籃網各方面處理得當甚至有希望打進前四。但比起速龍、巫師、黃蜂這些年齡結構更合理的球隊,他們需要應付的問題肯定是最多的。

最後順帶一提,ESPN新一期的《未來權力榜》,已經把籃網放到了墊底的位置。這既是因為江湖里已無山貓蹤跡,也是因為土豪軍前幾年躁進的引援方針開始兌現惡果了。籃網下下賽季的薪資總額還會在7,000萬以上,直到2018年都選不進高順位的新秀。普氏或許不會在乎數以億計的奢侈稅繳納,每況愈下的場內戰績才是他需要面對的。

預計戰績:38勝44負,東區第8

arrow
arrow

    crossfinity0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